是誰斷送孩子競爭力

◎戴章皇(作者為中華科技公司執行副總)〔2003.11.08 中國時報〕

    近幾年來有很多人大罵教改讓孩子的程度變差,孩子的國際競爭力喪失云云。教改工程浩大,我不認為可以完全歸責於哪個人或者是哪個政黨的的錯誤。坦白說,我非常不同意這種把複雜問題過分簡化的結果。我所想的是為什麼我們在批評教育官員或者是責怪學校老師時,何不想想我們自己?

    我早上出去運動時,都得經過一所國小校門口。最近也有機會全程參加一場國小運動會。一些發生在周遭的觀察,每天由家長、學生、老師所共同擔綱演出的「互動記」令我印象深刻。我可以很確定的是:這些孩子的競爭力的確是斷送在我們大人的手中,這不是小孩子的錯!如果大家有空的話,只要找一天到任何一個國小校門口去看看,您有很大的機會會發現每天都在上演的戲碼:

    一、大人充當書僮,幫小孩背書包。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大人的寶貝,所以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受苦。有些人更覺得自己童年時受過不少罪,所以發誓要讓孩子過好日子。校門口一堆家長或外傭當書僮,為孩子們背著書包與水壺。這個書包真的重得令孩子無法負擔嗎?背書包上學是小朋友學習為自己的工作負責的基本功,更是形於外壓力訓練的開始。我無法想像這些連最基礎的訓練機會都被家長剝奪之後,這個孩子將來還有何抗壓力可言?

    二、家長隨意停車,堅持送小孩過馬路。一般而言,在校門口附近的斑馬線都有導護家長或老師負責學生穿越馬路之安全工作。家長們「不放心」導護家長或老師護送孩子自己過馬路,寧願隨便把車子一停,不管後面堵車如何嚴重,非要把孩子送到校門口,甚至送到教室!此時,孩子扮演的角色是皇帝。而這個皇帝不是自願的,是家長們自己塑造出來的。從小學習的「遵守交通規則」在這裡蕩然無存,最糟糕的是在小孩子與他的同學面前做了最壞的示範。家長們在埋怨小孩子霸道、不守規矩的同時,怪誰?家長們應該好好思索,應該很容易有答案。

    三、孩子目無尊長,家長視若無睹。我還記得以前上小學時,師長所教的第一件事就是遇到師長必須要先行脫帽,然後敬禮向老師問好。這項教育並不八股,而是最基本的禮貌,也是尊師重道的開始。但是,當我經過校門口時,看到孩子們對於導護老師站在門口,幾乎都是老師主動向小朋友打招呼。有些小朋友至少還禮貌地回應,然而我看到更多的小朋友是面無表情地走進校園。更令人訝異的是家長似乎也不以為意,這種情形讓我頗為震驚!

    四、孩子不願下車,家長苦苦哀求。校門口擠了一堆轎車,裡面的「小霸王」也許還沒睡醒,或者心情不好。車門已經打開,但孩子就是不下車。孩子鬧脾氣稀鬆平常,倒也沒有什麼特別,但是家長的現場處理方式就令人大開眼界!說理者有之,大罵者有之,僵持者有之,最「精采」者莫過於苦苦哀求。爸爸媽媽苦口婆心答應帶他去麥當勞、買他喜歡的玩具,似乎只是希望他龍心大悅,而不是教育他什麼才是對的。只要他肯下車,小孩就可以對大人予取予求。這種每天都可以來一次的機會,將成為孩子「習慣性」要脅家長的籌碼。

    校門口的戲碼精采,一場國小運動會我在場外欣賞的「劇情」也不遑多讓。

    學生表演開始,理應場地清場讓表演能夠順利進行。然而,沒想到音樂一開始,一大群家長竟然全部衝到表演隊伍當中為他們的寶貝孩子攝影!台上開始廣播請家長退出,如要攝影請家長蹲下,免得擋住其他來賓。然而,家長依然我行我素,他家的孩子最重要,其他團體紀律與秩序蕩然無存。

    拔河比賽非常激烈,往往得要纏鬥許久才分得出勝負。而在這個運動會上我看到最不可思議的一幕。女生拔河的某一隊長,在拔河進行了約莫三十秒鐘,雖然沒有大幅落後,但因為已經出現了繩子移向對方的徵兆,裁判尚未吹哨子判定勝負,她竟然突然放掉繩子,看著對方隊伍臉上露出不屑的微笑,讓隊友繼續拚命,他自己袖手旁觀。在三戰兩勝制中,我連續兩次看到她出現同樣的行為!一個四、五年級的孩子有這樣偏差的行為,現場沒有人教育他。這是我看過所有運動比賽中,最沒有運動精神的一幕。

    孩子們的天賦、聰穎或許有高低,學習成績也因而會有差異。但是,這些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事!生活教育與學習態度才是孩子未來足以影響一生的條件。許多家長把「教育」這件事全部丟給學校老師或教育官員,是多麼的謬誤。在許多人自以為提出「專業教育理念」的同時,我建議或許先想想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即為「教育最大絆腳石」?孩子的競爭力是否就是斷送在我們手中?

 

源:唐老師的教學資源網站  http://stu.slsh.tpc.edu.tw/~hwtang/MainFrame.htm

 

 

 

 

 

 

 

教育的另一個隱憂  沒禮貌的草莓族】                                           

台灣立報 92.12.1
記者劉淑婷專題報導

    
七年級生有多麼沒禮貌?北市議員厲耿桂芳羅列10大罪狀:冷漠、不用敬語、欠缺口德、不服管教、自私、不尊重別人、現實、不負責任、沒有分寸、舉止失儀。

    見了師長視若無睹,裝不認識,更別提會問候請安,鮮少使用「請」、「謝謝」、「對不起」不打緊,有時欠缺口德,頂嘴、出口成髒,甚至公開大肆批評老師更是常有的事,有的同學不服管教時,態度惡劣到會瞪老師,不懂感恩、不負責任的行為更是不勝枚舉,看在辛苦賣命教學的師長眼中,也只能慶幸地表示:「好在,他不是我的孩子」。

    曾幾何時,一向被視為自然而然的生活表現,竟然要大張旗鼓到邀請頂尖教育學者、專家、家長會代表、教師會代表以及教育局官員,一同召開公聽會,並要求教育單位重視學生「禮貌」行為,這在教育界來說,是一項新鮮事,更是一大隱憂!

    無論如何,在教改議題被吵得沸沸揚揚之際,除了「升學」這個顯學之外,終於有人肯靜下心來,回歸教育的本質來看教育問題,就如天母國小校長張輝雄所說:「讓人感到相當欣慰」。

師長:七年級生該檢討

    天下雜誌「學生品格教育大調查」,在全國1,433位老師的眼中,現在孩子的「操守」也大不如前,再度說出師長們潛藏在心中多時的吶喊。

    無獨有偶,被指稱抗壓性差的七年級「草莓族」是否真該反省一下?前一項「罪名」尚未洗脫,現在又再度被師長們認為是沒有禮貌的「天之驕子」,他們「脫序」的行為,在厲耿桂芳今年10月份公布的一項民調中,1,108位北市老師眼裡,竟高達8成的老師認為學生禮貌教育嚴重失敗。

    2份不同的民調,一前一後共同點出師長積壓在心底多時的真心話,師長們口徑一致,連連的對現在的孩子嘆息又搖頭,甚至擔心錯誤的價值觀將導致社會走向崩潰路途,深遠影響國家未來的走向,被指控的七年級生,看到師長們的憂心,是否該捫心自問一番?

    今年台北市建國中學與成功高中畢業紀念冊出現不尊重女性議題的內容,曾經一度引起台北市教育局關切,並下令2校回收畢業紀念冊;在國高中訓導主任會議上,首次將畢業紀念冊製作流程納入議程討論,以防堵類似不「禮貌」行為再度發生。台北市長馬英九更在今年北市高中校長會議上,將這個議題拿出來討論,並對各校校長耳提面命一番,希望校長們齊心協力,重振中國固有的倫理教育。

   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基更多次指出,他曾經陪同教育部官員到「全國最高學府」參觀,當台上官員演說時,台下一片鬧哄哄景象,學生目無尊長也毫無紀律,如此不好的印象,讓他氣得當著所有北市國高中校長的面不客氣的說,就算第一學府的學生又怎樣?在他眼裡一樣「不算什麼」。

七年級生:表達方式不同

    最近一再被點出來討論的禮貌問題,就像當初「大人們」對七年級的另一項「草莓族」指控一樣,不甘示弱的七年級生也有話說。

   大直高中二年級的徐涵詩不諱言的承認,現在的學生普遍來說是愈來愈「不拘小節」,在校園中偶爾也會看到學生跟老師大小聲的行為,不過不禮貌的同學還算少數,真正懂得禮貌的學生還是很多,情況呈現兩級化。

    私立稻江護家一年級的王瑋則是忿忿不平地說,現在的學生只是善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有時語氣白化了點,很多觀念比較「傳統」的老師,認為這是一種「沒大沒小」的行為,讓她感覺莫名其妙!

    靜修女中許陌桑說,以前學生和老師相處比較必恭必敬,現在像朋友一樣,年輕老師可以接受,但傳統一點的老師,就會把他們視為狂妄無禮的一群,其實這只是學生想與老師拉近距離的一種方式。

次文化主義盛行

    不只是學生認為這是時代價值觀在改變,認同學生這種想法的師長也不少,三重高中校長王仁宏、建國中學校長吳武雄都異口同聲認為,這是青少年間「次文化」行為表現。

    王仁宏說,現在的社會環境與從前大不相同,老師不能再拿從前「四維八德」觀念來衡量現在學生的行為表現,時代在變化,老師不只應在教學方式上有所改變,在心態與價值觀上也要「與時俱進」。

    很多老師也坦白說,現在的學生被嬌生慣養已成習慣,家庭結構改變,父母生育的子女數愈來愈少,此外大環境也不斷變遷,被捧在掌心呵護的孩子愈來愈以自我為中心,加上網路科技發達,獨來獨往的個性,學生當然比較不會替他人著想,這是身為現代人普遍的悲哀。

家長:養孩子不是養寵物

    為挽救節節敗退的基本生活教育,在厲耿桂芳召開的「學生禮貌運動座談會」中,各級家長團體都指出,應該讓學生們從灑掃應對做起。

    分析北市各級學校廁所清潔工作,國小有4成已委外清理,國中、高中職分別有3成及6成學生在校不用打掃廁所的,幾個家長團體都指出,家長非常贊成讓孩子在學校掃廁所,畢竟他們是在養孩子不是在養寵物,嬌生慣養反而會害了孩子。

    高職家長聯合會副會長魏杞村認為,家長應多給老師一點教學空間,讓老師有魄力去貫徹學生生活教育,不要動不動就告到教育單位,像他給老師最大教育權責是:把他的孩子當成孩子對待。

升學主義悲歌

    台北市家長教育成長協會林文虎認為,學生沒有禮貌,與升學主義掛帥息息相關。他指出,過去學校在選模範生時,注重德、智、體、群、美的五育均衡,反觀現在模範生選拔,當選的多半是全校前幾名的學生,像這樣只在乎智育的模範生「乾脆不要選了!」

    厲耿桂芳也認為,九年一貫教改之後,原本每星期有2堂「生活與倫理」或「公民與道德」的課程,已遭到其他學科排擠,變成由老師融入其他領域課程中教授,但是課程多元變成沒有原則,彈性久了就被彈掉,沒有標準化與強制性學習模式,讓老師根本不知從何教起。

各界發出緊急搶救令

    面對一再讓人搖頭的學生生活教育,吳清基近日已發函北市各校,要求學校強力推動「新禮貌運動」,由校內自行選拔有禮貌學生每班一名,並在明年4月時用獎狀鼓勵1萬5千個「禮貌好寶寶」;此外,再從各班中選出全校一名的「禮貌之星」接受市長公開表揚,讓校園禮儀運動成為一個長期且持續性的運動。

    台灣師範教育學院院長吳武典也想出一個辦法,他認為,禮貌不是一種虛偽行為,但也不能忽略形式上的推動,既然融入式教學不能達成具體的成效,倒不如老師一一列舉禮貌行為,例如製作標語、海報時時提醒學生,師長們也不可輕忽生活示範的重要。

    北市國中家長聯合會會長黃聰智則認為,應該從學校及家庭雙方面著手,老師每天早上撥出15分鐘,與學生進行生活對談,將生活禮儀融入教學,相信可塑性很大的七年級生,未來一定是個謙沖有禮、人見仁愛的「好寶寶」。

 

資料提供者: 中文三 劉怡廷

資料來源:唐老師的教學資源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班級經營 的頭像
    班級經營

    班級經營

    班級經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